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什麼是窩溝封填呀?
文/國防醫學院-臨床教授 黃耀慧 牙醫師
根據美國在1980年代,分析兒童最容易發生蛀牙的部位發現,有84%的蛀牙發生在牙齒咬合面的小窩或溝紋(簡稱「窩溝」)上,其餘的16%則發生在牙齒的平滑面(指靠近牙齦的牙齒部位或兩顆牙齒交界處)。
這些窩溝的特徵是一些極小的細縫與凹陷部位,也是食物殘渣、細菌容易堆積,但卻是牙刷、唾液與氟化物等保護機制不易深入之處,如果能將這些窩溝部位填平,不但牙刷的清潔效果容易達成,細菌與食物自然無處堆積,牙齒也就不容易蛀牙,這就是「窩溝封填」的學理根據。
「窩溝封填」技術是在1955年首度由美國牙醫師Dr. Michael G. Buonocore所提出,經過一些材料的改良,一直到1970年才正式運用在臨床處置,這項大約只有50年發展歷史的技術,堪稱是近代預防牙醫學的新興科技,目前已列入「微創牙醫學」的項目之中,與氟化物並列為預防蛀牙的兩項利器。
「窩溝封填」的臨床操作程序並不複雜,只需簡單清潔牙齒表面,以小刷子塗上2-3種材料處理,再經過照光使其迅速硬化,最後調整咬合高度,一顆牙齒的「窩溝封填」大約5-10分鐘便可以完成。整個過程不需用到磨牙機鑽牙齒、不需打麻藥、當然也不會痛。只要任何一顆牙齒具有演變成蛀牙的風險,不管是恆牙、還是乳牙,均可實施「窩溝封填」。但由於窩溝部位大多集中於齒列後方的臼齒,加上第一顆恆牙臼齒是在6歲左右長出,這種年齡的兒童常常疏於牙齒的清潔,因此恆牙第一大臼齒的「窩溝封填」,成為首要的蛀牙預防重點。
根據一項長達16年的追蹤研究顯示,只要「窩溝封填」沒有脫落或破損,它的蛀牙防護力是百分之百,也就是說可以保證在窩溝部位不會蛀牙。但在施作一年後追蹤發現,還有85%的「窩溝封填」是完整的;追蹤五年後,完整存留率只剩50%。這項研究說明了一項重要觀念:做完「窩溝封填」必須定期回診追蹤,如果有脫落或破損,應立即修補,才能維持百分之百的防護力。
由於「窩溝封填」屬於新興的微創科技,目前即使是預防牙醫學相當進步的丹麥,大約有66%的15歲以下兒童做過「窩溝封填」;在美國大約只有37%的3-19歲兒童做過「窩溝封填」,美國甚至設定預期在2030年,能達成42.5%的目標。在台灣,自從2014年9月開始,6-9歲兒童皆可持健保卡接受恆牙第一大臼齒的「窩溝封填」,這應該是台灣在預防牙醫學上頗具前瞻性的「超前部署」。